不知不觉又入冬啦,大街上过往着穿起薄羽绒服的行人,路边干果炒货店仿佛一下温暖人心了起来,嘎嘣脆的冬枣~糯糯绵的板栗~进嘴里,一颗接着一颗停不下来。嗯~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都要!老板,各来一斤!这个季节不吃它们,感觉都对不起苦等我一年的它们!肥可以过两个月再减,但冬枣和栗子过俩月就没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冬枣和板栗的主要营养成分,避免大家下个春天进行“长得越来越孔武有力不是没有原因”的反省。
冬枣 VS 板栗
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冬枣和栗子,都不是热量“善茬”。
《本草纲目》记载: “大枣味甘,无毒,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因此,大枣因集药用、保健、食用等于一体,而成为果中珍品。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处处看到枣们的身影(补血、补铁、补气…),冬枣是维生素C的“无冕之王”。100g鲜冬枣的维生素C含量在300mg左右,约为柑橘的10倍,梨的50倍,苹果的70多倍。一颗鲜冬枣的重量约为15g左右,可食部为87%,那三颗鲜冬枣就可以提供约100mg的维生素C,而正常成年人VC 推荐摄入量为100 mg/天。当然,除了维生素C,冬枣还有其他的“营养武器”,比如枣黄酮、环磷酸腺苷、三萜类化合物等植物化合物,这些活性成分可以在抗氧化、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抗癌、抗疲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冬枣也并不是那么的“天使”,首先,冬枣的热量不低,如果把冬枣当水果来加餐,最好每天别超过100g,大概也就是正常大小6-7颗左右,同时应关注血糖的变化;其次,冬枣膳食纤维含量高于其他常见的水果(葡萄、苹果等),容易引起腹胀等消化道不适;最后,冬枣果皮又脆又薄,咀嚼的时候很难充分嚼碎,往往把处于边缘锋利的果皮(或果核)吞入消化道中,容易引起胃部病变的疼痛或不适,甚至生命危险。
对于栗子来说,1把栗子(偏大点约为10个左右,可食部110g左右)的热量和碳水约为1碗200g的熟米饭相当,不及食堂里打的“二两饭”多。由于栗子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略高于米饭,且有较多不被小肠吸收的低聚糖和抗性淀粉,所以GI指数(升糖指数)要低于米饭,对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会友好一些。但另一方面,这些不被吸收的膳食纤维会容易使人感到腹胀,所以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要注意少吃,尤其注意避免吃生板栗,同时,尽量选择吃热乎的熟板栗,用板栗来炖肉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冬天到了,身上那些无法无理由7天退货的“冬膘”,或许,能在这一口口的嘎嘣脆和傻糯甜中,找到些许答案。
参考文献
[1]覃海兵,莫开菊,汪兴平.板栗中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抗消化性[J].食品科学,2010,31(21):191-194.
[2]赵晓. 枣果主要营养成分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9.
[3]李高燕,孙昭倩,郭庆梅,周凤琴.4种大枣的营养成分分析[J].山东科学,2017,30(03):33-39.
网络维护:
(0750) 551 1881
有线维护:
(0750) 551 1881
广告联系:
(0750) 851 6997
技术支持:
(0750) 851 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