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峰网纽约讯 近日,纽约的“夏至”(6月21日)变“秋凉”。天气晴朗凉爽,一股凉风伴随知名作家刘荒田从西岸三藩市湾区吹到东岸纽约曼哈顿。刘荒田造访纽约,煽起了台山一中的校友、纽约的文友、荒田村的乡亲热烈欢迎之情。
美籍华文散文作家刘荒田,原名刘毓华,台山水步镇乔庆瑞龙村人,台山一中“老三届”高中的毕业生。1980年带着妻子儿女一家四口移民美国,定居旧金山。素有浩然之气的刘毓华,除了干着新移民抵埗后只能干的工作外,他没有放下在家乡已经用“刘荒田”笔名写文章的笔。三十年间,他置身蓝领阶层,日间干活养家,晚间笔耕为文,初期写激情澎湃的现代诗,90年代中期专攻散文随笔小品。刘荒田写散文产量之多,王鼎钧先生称“有中文刊物的地方就有刘荒田”,估计他写了四百万字。2009年散文集《刘荒田美国笔记》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
6月19日中午,刘荒田刘美莲伉俪出席美东台中校友会与台山文化之友联袂在华埠喜万年酒楼茶叙欢迎会。刘荒田与当年在台山一中的校长李泽槐、高三班主任伍永良、给他的作文打上97分的语文老师伍俊生,以及当年同班同学许兆权、江金贤、雷超杰,还有台山文化之友邝启新、马华胜、廖绍棠、麦益权、陈万里、刘锡泗、郭仕彬、陈建平、朱天健,纽约诗画琴棋会会长梅振才、《台山人在美国》杂志社社长王晓华等三十位台中校友、台山文化人欢聚一堂。晚上,刘荒田夫妇设宴邀请纽约散文大师王鼎钧、美国北大笔会宣树铮等文学爱好者和勤奋写作者共进晚餐,文人相见欢。
(刘荒田夫妇与台中校友、台山文友合影)
两周前,《侨报》刊登广告预告:刘荒田将于6月22日(星期日)下午1:30/4:00在《侨报》会议室举办侨报作家俱乐部第四期活动,刘荒田与王鼎钧同台畅谈散文创作。该日在《侨报》会议室拥挤着60多位文学爱好者、知名的作家、诗人。宣树铮、陈九、王渝、严力;台山文化之友有马华胜、廖绍棠、陈万里以及与刘荒田密切交往成亦师亦友的恩师伍俊生,刘荒田的太太刘美莲读中学时形影不离、亲如姊妹的朱秀红,及当年刘毓华在水步乔庆学校高中班教学时,曾替刘毓华传递情书给爱慕者刘美莲的学生刘伟湛。校友、文友、乡亲欢聚一堂,聆听刘荒田以《从“庸常”发掘灵感,在“平凡”呈现诗意》为题的演讲,畅谈自己的散文写作体会。
刘荒田先谈自己为什么要来纽约。他深情地表示,我移民美国已有30多年,我来纽约也有多次。为什么我要来纽约呢?因为在纽约有四个贵人时常令我牵挂。我第一个贵人是高中时给我作文打上97分的伍俊生老师,他从图书馆“偷”出当时禁看的艾青诗集和罗曼·罗兰散文集,送到我家里,让我产生了朦胧的“作家梦”。第二个贵人是王鼎钧,上世纪80年读了他的《看不透的城市》,从此我成了他的崇拜者,后来专程来纽约拜访他。我认为王鼎钧先生与鲁迅先生有相同之处,鲁迅的文学创作在战乱年代,王鼎钧的文学创作在和平年代,鲁迅的文学生涯是50多年,王鼎钧的文学生涯至今已有70余年。他是“语言魔术师”,他在70年代写的《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等“人生三书”是我们的励志三宝;进入21世纪后写的《回忆录四部曲》更震动文坛。第三个贵人今天也在座,就是穿红上衣那位——坐在中间的王渝大姐,她当年是《侨报》副刊主编,看了我投稿的诗稿之后写信给我,鼓励我,指点我如何进一步写好现代诗,使我发疯地写了二十年新诗。第四位是木心——已去世了。就是这四位贵人,令我挂怀纽约,多次来纽约。
(刘荒田、王鼎钧与听众合影)
王鼎钧发言首先指出,荒田终于丰收了。刘荒田喜欢写身边的华洋人物,言之有物,呼之欲出,颇有自由体的短篇小说。他对美国社会有广泛的兴趣,有敏锐的观察,有娴熟的写实能力。他把许多小人物上升到枱面,他对客居地付出许多爱心和耐心,使旧金山不仅在中国移民史上有响亮的名声,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金山派”扛鼎作家之誉。接着,他把现代散文分为四类:因其风格不同,有土、石、沙、玉之分。这样分类不是优劣高低,而是以其文风来分类。他解释:土的散文沉实厚重,境界大、风格大、包容大,我和宣树铮的散文文风属于此类。沙的散文冷酷奇幻,鲁迅的散文是如此,他有学者、革命斗士的一面,也有个人的、审美的,富于想象力的一面。石的散文奇峭多形,刘荒田是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散文像奇石那样立体,结构多样化,远近高低各不同。玉的散文精致细密,讲究选材,因材料小而技术求精,内涵求美。王鼎钧对当代散文的精辟分类,引起在场听众的兴趣。
当王渝问到刘荒田现在为什么不写诗而写散文时,他笑而答道:写诗需要天才,我没有天才也发疯写了二十年,伍老师说我的诗才在中等以下,但我还是写,铺开稿纸就写,什么都写,硬写,我怕自己不写就什么也不是了,所以就误打误撞,硬写起散文来。接着他指出在座一位听众——写新诗的著名诗人严力,他写诗有天才,他能天天有一首诗在报纸发表。并请他即席上台朗诵几首小诗,引起会场一阵掌声。
“生生不已是文心”,刘荒田畅谈的是散文创作观,但听众在会上提问自由,问题多方面,甚至有人问到:你写作这么多年,你的太太支持你吗?并邀请刘太太上台表明心意:“我很敬重老公的勤奋写作和文章,我希望老公更上一层楼,写出更好的文章!”
6月23-24日两天,刘荒田夫妇在纽约走访当年的同学和老师后,25日早上登机返回西岸三藩市,圆满结束旅程。(文/图 文清)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市融媒体中心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市融媒体中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
联系方式:0750-8516993 邮件:tsbtv2012@163.com
网络维护:
(0750) 551 1881
有线维护:
(0750) 551 1881
广告联系:
(0750) 851 6997
技术支持:
(0750) 851 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