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条或长或短的,或曲或直的老街。她也许是你童年的悠游之处,也许是你对美食追寻最开始的地方。
也许你对老街的记忆已经开始泛黄,但你或许还记得那斑驳的木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行人走过黄昏幽深的小巷。
李荣浩在《老街》一歌中唱到:巷尾老爷爷卖的热汤面味道弥漫过旧旧的后院流浪猫睡熟在摇晃秋千夕阳照了一遍他眯着眼还有雕刻着图案的门帘窄窄的长长的过道两边老房子依然升起了炊烟刚刚下完了小雨的季节……或许,福州人对老街的印象,则是那条保留了唐宋格局的古街——三坊七巷吧。
福州布局,以山为屏障,以南后街为中轴,两侧对称成坊成巷,逐渐演变成三坊七巷一条街的格局。透过那些坊名、巷名,和精雕的漏花窗户,精心编排的木雕石刻,当年的辉煌依稀可见。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这条安静的老街时,褪去铅华,白墙黛瓦,树影婆娑,朱漆高门,红灯笼在晨曦中摇曳,那一刻,仿佛能窥见这座三坊七巷的历史与灵气。
随意走进一家早餐小店,店家麻利的摆弄着地道福州美食:鱼丸、拌面、肉燕、三角糕……那便用一碗市井烟火气十足的鱼丸,开启美好的一天吧。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头巷尾读书声。人杰地灵的福州,充分诠释了“闽越有长才”这句话。这里曾经走出过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陈景润……或许,你脚下的青石板,已经历百年沧桑,它静静长眠在这条街,指引着来往访客,重回那个动荡而又英雄辈出的时代。
若是不赶时间,便去听一曲闽剧可好?静立水中的水榭戏台被金色的阳光镀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戏台今犹在,可见筑台人?
夜晚,属于这条老街的热闹拉开了序幕。在一条条巷弄中,你会发现,潮流与传统逐渐在巧妙的融合。一座座怀旧的古厝下,可能是一家新兴的咖啡馆,可能是一间独立书店,年轻歌手在弹弄吉他、尤克里里,传统乐器竖琴、琵琶也不甘示弱,中西结合的声乐却并不吵闹,有一种相得益彰的和谐。
大概,兼包并蓄正是这条老街的品性吧。作家郁达夫曾在福州小住,他在《住所的话》中写到,“濒海的福州等处,也是住家的好地方”,由此可见,福州确实能让人感觉到如故乡般亲切。
“福州风景好极,远胜富春江上。”在郁达夫眼里,福州的风景竟是比自小长大的富春江更甚。历史已经尘封,故事还在延续。人们常说:一座三坊七巷,半部明清史。若是有时间,便来福州看看吧,定不会让你失望。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市融媒体中心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市融媒体中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
联系方式:0750-8516993 邮件:tsbtv2012@163.com
网络维护:
(0750) 551 1881
有线维护:
(0750) 551 1881
广告联系:
(0750) 851 6997
技术支持:
(0750) 851 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