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水稻新品种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数: 0 作者:杨尘 梁锦超 陈舜杰
2023
04/04
20:04
评论
(0)

眼下,台山早稻插秧已近尾声。为促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粮食生产企业开展了新一轮水稻新品种移栽工作。

文章配图

北陡镇寨门村海边的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里,工人们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颜育民指导下,按照当前盐度下的样本要求种下一株株秧苗。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地处滩涂围垦区、寨门河入海口附近,这里常受海水倒灌、浸渍,土壤盐碱度高,不适宜常规稻种植。2020年,德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流转总面积1500亩、核心科研试验区30亩的盐碱地,承担国家级耐盐碱水稻育种研究课题,用于新品种培育、筛选。

文章配图

秧苗移栽只是新一轮忙碌的开始,预计整个海水稻插秧在明后2天可以全部完成,接下来就是每天的田间管理、观察记载等一系列工作。

文章配图

品种是农业的“芯片”,过去三年,德天农业科技依托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选育出“广红3号”“爽两优138”等100多种海水稻,以及6个适合在撂荒地上种植的常规稻品种,为扩大粮食生产提供经验。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当前,我市正举全市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做大做强丝苗米产业。选育优良丝苗米品种,利于高产丰收。在德天农业科技的百亩丝苗米高产示范片里,由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提供的象竹香丝苗长势正好。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三年来,经德天农业科技选育推广的象牙香占、象竹香丝辐射面积达30万亩,丝苗米高产试验为当地种粮户的增产增收、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章配图

据悉,我市今年早稻计划插秧面积52.14万亩,目前已完成99%以上。随着早稻插秧已近尾声,相关部门、各粮食生产机构将分配资源用在良种试验、撂荒地复耕、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上。

文章配图

来源:台山融媒 记者(杨尘 梁锦超 陈舜杰)

评论文明网上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