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坚守古法加手工的酱油制作技艺,年过花甲的黄锡祥投入近六千万,精心打造了一个沿用古法酿晒工艺制作酱油的“酱园”,倾注一片“酱心”在古瓦缸里,用心酿造每一滴酱油。
2017年,已届花甲之年的黄锡祥,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接触到小瓦缸酿造酱油技艺,长期从事建材、玻璃和土石方生意的黄锡祥,为了还原侨乡老酱油的味道,留住人们“舌尖”上的记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投入近六千万元,收购回来六千多个超百年的小瓦缸,开始古法制作酱油,并给自己的公司注册商标为“水禾豆”,意思就是产品只有“水和豆”成分,生产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有机工业原料的酱油。
古法制作酱油一般包含五道工序,选豆、制醅、发酵、抽油和检验。而其中的精髓就是以采用容量80斤左右的小瓦缸最佳,瓦缸又以使用时间越久的越好。将制醅好的大豆,倒进装好盐水的酱缸,经过一年以上的日晒和每月一次的人工搅拌,用时间去酝酿酱油的鲜、香、咸。由于小瓦缸散热和吸热较均匀,所以里面富含有益微生物,晒出的酱油特别好。
广东水禾豆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锡祥表示:他的宗旨是坚守零添加、坚守小瓦缸古法酿造工艺,致力为中国家庭提供美味、健康、安全的美味食品,将味精、防腐剂、人造色素未发明时的天然酱油味道,重新带回我们的舌尖。
目前,黄锡祥除了坚持外贸出口和扩大国内商超市场份额,建设酱油博物馆,打造工业+旅游模式外,还积极申报古法酱油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让中国传统的古法酿酱工艺、文化记忆能够长久传承。
台山融媒记者:张志强 梁锦超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市融媒体中心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市融媒体中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
联系方式:0750-8516993 邮件:tsbtv2012@163.com
网络维护:
(0750) 551 1881
有线维护:
(0750) 551 1881
广告联系:
(0750) 851 6997
技术支持:
(0750) 851 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