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距离中秋节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候,许多饼家、酒楼就开始着手制作各式月饼。在深井镇,有一家酒楼始终坚持手工制作的传统豆沙月饼,旨在传承最传统最地道的中秋味道。
馅料制作、分皮、手工包馅、木格打饼、抹蛋液、烘焙……一个传统的柴火豆沙月饼制作完成至少需要经过经20道工序。虽然距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深井这家酒楼已经忙到不可开交。
酒楼负责人陈超雄介绍,他们现在一天的产量是4500筒左右,平均每天出货3000到4000筒左右。大概再过7天就开始旺季,旺季出货量最少翻一倍,现在4000的话,到时就去到8000到10000筒每天。
90后陈超雄是这家柴火豆沙月饼的第三代传承人。2015年,他接手酒楼的月饼生意后,为老字号注入了不少新元素。他说,豆沙月饼以前仅限中秋期间在深井销售,销售渠道窄、时间短、盈利低。为了革新,他花费2年时间筹建电商销售平台、打造完整品牌形象。传统月饼一般用纸包装,保质期只有12天。为了保证快递到客人手上的月饼是新鲜的、不破损的,陈超雄和快递公司合作,采取一件代发,今天做好的月饼,明天就能到客人手上。因为质量好、口碑佳,经过几年的发展,豆沙月饼走出台山,走向珠三角乃至浙江、上海、重庆、西安等省市,销量持续攀升。
记者了解到,一个案板为一条生产线,需要9—10人同时制作。酒楼最忙的时候,6条生产线忙个不停,才能赶得上出货量。虽然量大,但陈超雄始终坚持手工制作。他说,这是因为柴火豆沙月饼馅料的特性,它很软,上不了机器,必须要用手工的月饼皮配方才可以做得出这个豆沙月饼。第二是情怀因素,1983年开始做到现在,38年一直都是坚持去做。
三十八载,陈氏三代坚持最传统的手艺制作皮薄馅靓的豆沙月饼,虽看上去样子平平无奇,用材不贵且包装朴素,却能以最接地气的传统味道来打动每一位食客,保证传统的味道在一代又一代台山人的传承中得以延续。
台山融媒记者:梁苑青 梁逸斌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市融媒体中心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市融媒体中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
联系方式:0750-8516993 邮件:tsbtv2012@163.com
网络维护:
(0750) 551 1881
有线维护:
(0750) 551 1881
广告联系:
(0750) 851 6997
技术支持:
(0750) 851 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