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党史】北撤后的中共台山党组织活动
来源:台山先锋 查看数: 0 作者:
2021
06/19
20:06
评论
(0)


编者按


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一个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生机勃勃、奋发前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台山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有着属于我们的红色历史。上世纪20年代,台山农民运动先驱温梦熊和李万苍发动和组织农会,成立台山第一个农民协会。大革命时期,一系列工人运动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进步和共产党在台山的影响。1949年5月,台山县人民政府成立。建国以后,台山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崭新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我们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台山先锋公众号推出【台山党史】系列微信推文,让我们一同重温历史,追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镌刻在台山大地的红色足迹。


北撤后的 中共台山党组织活动


1946年4月中旬,粤中中区特委副书记刘田夫从香港回到特委所在地台山新昌(现开平新昌),向特委成员传达中共广东区委召开的北撤会议精神,布置各地做好县团级干部随东江纵队北撤到山东烟台,其他干部撤退调整以及战士复员的准备工作。台山县委根据特委的布置,逐级向党员传达,并研究制订了干部撤退调整计划。1946年2月,县委书记黄文康调往新鹤县接任县委书记,关山、郑铮、郑鲁秀等同时由外县调来台山,组成新县委,书记关山,组织部长郑宏璋,宣传部长郑铮,妇女部长郑鲁秀。同年春夏间,台山党组织通过上层的关系,派麦克、朱美匀到台山妇女会当干事和职员,邝炳衡到县府当督学兼任广大附中事务主任,利用公开身份,开展内线秘密工作。5月,台山县委关山、郑宏璋、郑铮和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四、五团政治督导员李进阶及林凤、赵策、赵强、张峰,还有滨海大队政委郑锦波调离台山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县委委员郑鲁秀也调离台山。其余政治上暴露了的党员赵向明、赵育欣、曹兴宁、陈达时、赵式健、赵辉、赵启良、伍小英、余莲、伍庭爵等二十多人有的撤退到香港,有的撤到广州继续读书或从事其他社会职业,还有不少党员调到邻县或在本县调整。部队干部除个别参加北撤外,其余也作了调整,变换工作地方。战土则大部分复员回乡生产或从事其他职业。北撤后留下在中区各地坚持自卫武装斗争的一百多人,由吴桐负责军事指挥,李德光负责政治工作。


1946年五六月间,经过干部北撤、复员、转移和调整后,台山各级党组织基本稳定了下来。这时,留在台山的共产党员有八十多人,分布在台城、新昌(现属开平)、荻海(现属开平)、广海、海口埠、海宴街、敦思、鹿坑、南坑、联安、泥冲、坦塘、莘村、横岗山、浮石、田头、赤溪、山背、洋田、那章等乡镇以及台中、都斛、越华、广大、光大、钟秀、宏毅、仁亲、英甲、舜河、坑头、小担、蒌南等中小学,他们大多以耕田、教学或其他社会职业为掩护,继续进行秘密活动。


为了应付北撤后的复杂斗争,中共台山各级党组织按照上级的指示,暂时改变活动形式,党委制改为特派员制,实行单线联系,黄文康由新鹤县调回台山任特派员。他以卖故衣为职业做掩护,经常到各地设立的秘密联络点,了解党员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向党员传达上级的指示和布置任务,组织党员学习,加强形势和思想教育。有些地方的党组织通过读书会、青年社等形式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维系原来的党员和基本群众,宣传共产党民主建国的政治主张,揭露蒋介石破坏和谈,破坏民主建国和发动内战的阴谋。1946年6月和11月,共产党员周健明和李俊洁先后从开平调来台山,分别负责联系台山北区、台山南区的党员,加强了党的上层组织领导。年底,黄文康从敦思乡盘星里转移到新昌,在国信金铺建立了新的联络点,进一步加强了同驻江门的中区特派员谢永宽的联系。这样,北撤后的台山各级党组织虽然改变了原来公开活动的形式,但是上下级之间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没有因为政治环境的恶化而受到干扰,始终保持着人员不乱,组织不散,活动不断的稳定局面。


评论文明网上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啥秋天的蚊子“猛如虎”?科学防蚊速get→
为啥秋天的蚊子“猛如虎”?科学防蚊速get→

为啥秋天的蚊子“猛如虎”?科学防蚊速get→

2023-10-31
以棋会友!台山市棋类协会挂牌成立
以棋会友!台山市棋类协会挂牌成立

以棋会友!台山市棋类协会挂牌成立

2023-10-27
北陡镇:水稻新品种“象竹香丝苗”测产验收
北陡镇:水稻新品种“象竹香丝苗”测产验收

北陡镇:水稻新品种“象竹香丝苗”测产验收

2023-10-27
世界卒中日 | 卒中 重在预防
世界卒中日 | 卒中 重在预防

世界卒中日 | 卒中 重在预防

2023-10-27